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3日在中国气象局2024年4月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3月强对流天气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相对于常年同期呈现发生时间偏早、过程频次偏多、极端性强等特点。预计清明节期间(4月4日至6日),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贵州等地多阴雨(雪)天气,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有强降水、强对流。
未来还会有地磁暴
强太阳活动如太阳爆发等所引发的空间天气事件,会对天基和地基技术系统正常运行及可靠性产生影响,进而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形成威胁。空间天气事件已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典型非传统因素。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要“发展太阳风暴、地球空间暴等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能力建设。”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王劲松表示,监测表明,本轮太阳活动周已经进入峰年阶段,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最新研判,本轮太阳活动周的峰值预计在2024年至2025年到来,目前正处于峰值附近,太阳表面上的黑子数逐渐增多,因此太阳活动较为频发,这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
空间天气事件的影响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凸显。一旦发生较大的空间天气事件,会对航天、航空、导航定位及短波通信等领域造成影响。“需要提示的是,地磁暴事件虽然对航天器运行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于人们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大家不用担心。今年到明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年,这意味着后续还会有一些太阳耀斑、地磁暴等空间天气事件发生,公众可保持平常心,科学看待空间天气事件的影响。”王劲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