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许多提前预订“五一”假期机票的网友发现自己遭遇了票价骤降的情况,感到十分懊恼。有消费者表示,原价1560元的机票降至580元,一家三口因此损失了近三千元;另一名网友则分享,自己购买的1800元机票跌至800元,家庭出游的预算瞬间减少了三千。更有甚者,花高价乘坐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单程机票竟耗费五千余元,旅行尚未开始,心情已受影响。
网络上,不少网友反映小长假期间机票价格先涨后降的模式似乎成了常态,他们认为这是先将票价提升至全价,随后因需求不足而逐步降价的策略。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网友们纷纷交流起与在线旅行平台和航空公司交涉的经验,力求避免成为“被割的韭菜”。
一位四川的网友在飞猪购买了4月28日从成都飞青岛的机票,总价900多元,但在出发前两天发现相同航班只需500多元。经过与平台及航空公司协商,她成功退票并重购,还获得了等额于退票费用的600元抵用券作为补偿。另外,一名北京网友也经历了类似情况,她在携程预订的“五一”期间往返北京与广州的机票,从最初的5200元降至不足2500元,价格波动之大让她难以接受。
至于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价格波动,这与航空公司的定价机制有关。航空公司利用复杂的系统,根据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不同舱位的价格及折扣数量,以实现航班收益最大化。有小红书网友解释,这种机制区分了时间敏感型和价格敏感型乘客,前者愿意高价确保行程,后者则可能通过等待和承担风险来获取更低价格。
面对消费者的不满,一些航空公司已采取措施。例如,国航向用户发放了无理由退票券,允许在规定时间内免费退票;南航与东航也推出了类似政策,购票后24小时内若票价降低,符合条件的旅客可免费退改签,与国际航空公司的做法接轨。网友们则分享了各自的维权经验,包括向平台和航空公司投诉,有时也能获得平台的额外补偿。
后疫情时代,旅行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机票价格的波动,专家肖鹏建议,鉴于2024年“五一”假期旅游预订量增长而平均支付价格下降的趋势,未制定行程的旅客可以灵活规划,关注票价动态,把握“捡漏”机会,享受更多元化的旅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