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在接受央视新闻关于“滁河南京浦口段鱼类大量死亡”事件采访时的言论引发了公众哗然。他提到:“喝茅台也能致死,难道需要对茅台进行毒性分析吗?”此番言论意在类比水质污染问题,企图淡化事件严重性,但显然未能说服公众,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关注。
事件背后,本应是环保部门迅速响应,查明污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环境和居民健康的时刻,该局长的言行却显得极不负责。幸运的是,这一行为并未被姑息。5月29日,滁州市宣布成立调查组入驻全椒县,全面展开调查,同时,县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涉事局长的信息也被从官网上撤除,彰显了官方对这类事件零容忍的态度。
事实上,水体污染早在火灾导致污染物泄露时就开始了,发生在央视报道之前。若初期能有效处理,或许可以避免后续的灾难性扩散。遗憾的是,后续的强降雨加剧了情况,加之未经充分论证的放水决定,最终导致滁河部分区域水体恶化,生态受损,鱼虾大量死亡。
局长的不当比喻,实则反映出地方在应对环境危机上的严重疏忽与责任逃避。污染事件的严重性不容小觑,任何试图规避责任的言行都无法掩盖事实。此事件不仅暴露了局部环境治理的失效,也是对所有地方管理者的一次警示:面对问题,实际行动远胜于任何借口或辩解。
上级部门的快速行动,严惩相关责任人,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面对环境保护,任何形式的推诿都将受到严厉问责。期望此次事件能成为一记警钟,提醒各级政府,面对环境危机,积极应对、有效解决,才是真正的为民服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