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本市的执行状况。自该法规实施以后,本市电信网络诈骗的立案数量与造成的经济损失双双减少,而破获的案件数量及被捕嫌疑人数量则有所增加,呈现出“两降两升”的积极趋势,标志着反电诈工作初见成效。北京市已建立起全国首个省级反诈和查控中心,该中心汇聚了四大电信运营商、8家主要银行及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力量。同时,对于涉及诈骗的电话卡和银行卡(简称“两卡”)持有人,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并实施动态监控,持续清理高风险电话卡,有效阻止欺诈交易,对涉及“两卡”诈骗的用户执行信用惩罚。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电诈犯罪的发案率依旧居高不下,占比大,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今年第一季度,电诈警情虽有下降趋势,但在刑事警情中的比例仍维持在四成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社交平台和具有社交功能的应用程序成为了电诈犯罪引流的主要渠道,超过六成的电诈案件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此外,“两卡”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某些运营商的涉案卡数量激增,占全市总量的一半以上;而涉案的个人银行账户中,大部分来自存量账户,凸显出银行账户管理中的漏洞。
对此,执法检查组提出,金融、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机构应对那些涉及诈骗的银行卡和新开电话卡问题严重的金融机构和电信企业加强监管,包括联合约谈、公开警示及追溯问责。同时,要求相关企业严格执行实名制登记、黑名单管理等措施,强化开卡开户的审核流程,并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建立机制防止个人敏感信息如交易、贷款、医疗、物流记录等被用于电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