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总统拜登任期接近尾声,美国国会正加速推进与华相关的立法议程。本周,联邦众议院重启后安排了密集讨论,计划审议二十多项涉及中国的法案,这一系列密集行动被舆论称为“中国周”。
实际上,这个“中国周”更多体现为“反华周”。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早前宣布将推行多部反华立法,强调国会必须全力以赴,利用所有可用手段抗衡中国。这些法案内容广泛,从对抗中国在科技、政治、经济领域的影响,到增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同盟关系,不一而足。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两项法案:《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与《台湾冲突阻遏法案》。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田飞龙分析指出,美国频繁打出“香港牌”、“台湾牌”,反映出其对华新冷战思维及地缘政治遏制策略。本次大量涉华法案中包含涉港、涉台内容,并不令人意外。他进一步说明,港台在美国战略中的角色定位有别,美国对台政策的深度和广度远超香港。《台湾冲突阻遏法案》的通过,预示着美国已在制度层面设想了台湾冲突的可能性及自身的介入方式,其潜在的“战争动员”属性值得关注。
《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由共和党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提出,要求对香港在美国的经贸机构进行认证,并保留取消其特权的权力。此法案虽在过去遭遇阻碍,但最新修订版已移除某些条款,并将认证权转交国务卿处理。香港特区政府对此类干涉行为表示强烈反对,并强调经贸办对促进两地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