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起关于女子便装执法遭拒后导致网约车司机账号被封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两次舆论高潮。首次是在9月22日,合肥的网约车司机史先生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一段视频,揭露了这一事件。接着,9月24日,合肥市交通运输局针对此事发布了官方通报。
事件分为两个部分。首段发生在9月20日,现场分别是车内及该女子的工作地点。当天监控录像显示,一名坐在史先生车后座的女子(为当地运管部门职员)出示证件并要求查看司机的证件,但史先生以对方单独行动且未穿制服为由拒绝接受其所谓“执法”。女子下车前扬言会通过平台对史先生采取措施。之后,史先生前往运管部门与其理论,全程有视频记录,显示了他对法律的清晰认识,赢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根据法律规定,行政处罚应由至少两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执行,且需按规定着装。
次日,合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证实,该女子并非支队执法人员,其所属合肥市交通运输局,理论上不具备执法权限。她的行为违反了正规执法流程,进一步证明了史先生的质疑是有根据的。
公众猜测女子可能因身份未得到足够尊重而在下车时采取威胁手段,尽管乘车费用不由司机直接收取。史先生在得知其身份后,可能在交流中未表现出预期的敬意,最终导致冲突升级。
到了9月22日,史先生发现自己的网约车平台账号被封禁,客服称是因他“尾随乘客闹事”,但后来又称是“政府要求”。经过与运管部门沟通,账号迅速恢复。这背后是否存在滥用职权的行为,需要深入调查。
整体而言,该女子不仅无权执法却尝试执法,还疑似利用公权力干预导致司机账号被封,这些行为性质严重。根据相关法规,违法行政可能导致的后果包括赔偿、处分乃至刑事责任。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虽承认该女子存在“不当执法行为”,但这一定性未能平息争议,因为她实际上并无执法权。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于,这些行为该如何定性,以及对涉事女子仅警告与调岗的处理是否恰当。事件还暴露出对网约车司机管理上的随意性,引发了对当地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的担忧。
公职人员和政府机构严格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任何违法滥用权力的行为都将严重损害法治与公共治理的形象。因此,这一事件不容小觑,需要正面回应公众的关注。公职人员滥用权力是败坏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