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的张女士为了帮儿子张罗婚事,找到了一家婚介所。半年内,她儿子经历了三次“闪婚”,每次女方都很快离开,导致张女士损失了20多万元中介费和彩礼钱。据中介透露,其中一名女子已在其他省份再次结婚。
记者调查发现,在全国多个省份均有跨省“闪婚”的情况。有的男方在与女方领证九个月后生疑,通过亲子鉴定发现孩子并非自己亲生。
媒体梳理了30多个跨省“闪婚”失败家庭的经历,发现这些家庭通过婚介介绍支付高昂费用后迅速与外地女性结婚,随后女方以各种理由离开。这些家庭原本希望通过婚姻获得幸福,却因过度追求速成而陷入困境,甚至背负巨额债务,生活和家庭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频繁发生的类似事件显示,这可能不再是简单的婚姻问题,而是有组织、有套路的欺诈行为。这些撮合跨省“闪婚”的人利用大龄男性及其家庭急于成婚的心态,将婚姻变成一场速成交易。整个过程往往在一到三天内完成,双方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匆匆领证。这种做法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巨大危机,因为婚姻应基于爱情、责任和信任,而不是单纯的金钱交易。
目前,多地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加大了对婚介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惩处婚姻诈骗犯罪,努力净化社会风气。然而,这类案件涉及复杂的情感关系和金钱交易,证据难以获取。加之不少家庭不愿报案,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增加了整治难度。
因此,加强对跨省“闪婚闪离”问题的防范和监管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婚介行业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查婚介机构的资质和信誉,打击非法婚介和诈骗行为。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婚姻诈骗的警惕性。对于那些急于求成的家庭来说,更应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被婚介机构的花言巧语蒙蔽。
从根本上说,要彻底清除这一乱象,还需纠正扭曲的功利性婚姻观念。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的选择,是爱情的结晶,而非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唯有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倡导移风易俗,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帮助更多家庭树立健康的婚姻观,提升婚姻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水平,才能彻底铲除包办、买卖婚姻的沉渣,保障每个人的婚姻自由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