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深圳市海洋发展局通报称,深圳海域自观测到球形棕囊藻赤潮灾害爆发以来,珠江口深圳湾海域的赤潮仍在持续,但海面未见大量鱼类死亡,暂未对候鸟造成影响。大亚湾海域的赤潮已基本消退,水色基本恢复正常。
2024年12月19日,深圳市海洋发展局通过海上观测浮标及海底视频发现深圳海域出现海水水质及水色异常现象,随即启动《赤潮灾害预警监测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现场监测和连续跟踪监测。此次海水异常现象是由于球形棕囊藻集中暴发引起的赤潮,相关信息已共享至相关部门。
本次赤潮灾害由球形棕囊藻暴发引起,表现为球形棕囊藻胶质囊体在近岸海域大量聚集,导致海域呈现大面积斑块状或条带状的黄褐色或暗褐色水色异常现象,并可能伴随因囊体破败导致的海面浮沫及异味。深圳湾沿岸多个区域发现的赤潮中,棕囊藻胶质囊最大密度在9个/升至89个/升之间,伴有叶绿素显著升高。目前,深圳湾海面未见大量鱼类死亡现象,暂未对候鸟造成影响。南澳部分沿岸海域同期也发生球形棕囊藻赤潮,但目前大部分已消退,仅少量零星分布。
近年来,南海区域引发赤潮的赤潮生物包括球形棕囊藻、骨条藻、纺锤角藻和洛氏角毛藻共4种。其中球形棕囊藻引发赤潮的次数和累计面积均最多,多发于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近岸海域。深圳海域曾9次发生不同程度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多见于11月至次年2月,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从暴发到消退往往需要一周至数月不等,且很难通过人工方式清除,通常只能待其自然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