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过去了,总会有人怀念它。2025年的春晚也已落幕,心中有些遗憾。这是没有赵本山的第13个央视春晚。
如果你在B站等地搜索赵本山过去的经典春晚作品,会发现弹幕如同赛博年轮一般,每过一年就会多上一圈。年轻一代称赵本山为掌握时间的神。不仅是大家现在把赵本山的小品当作回溯过去的任意门,最有力的证明是2011年赵本山最后一次出现在全国春晚后,北方大年夜放炮的时间变得混乱。
在这个15分钟就可以忘记一个人的时代,赵本山及其作品反而沉淀为文化符号,在数据浪潮中历久弥新。在这个现实往往比小品更加幽默的年头,我们或许可以再次检视这位小品之王的艺术密码。赵本山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到今天,我们还是对赵本山念念不忘?
赵本山自1990年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至2011年共参与了21次春晚表演,带来了21个小品作品。这些作品多次获得小品类一等奖,给全国观众带来了无数欢笑。赵本山的表演天分、舞台功力、金牌班底和喜剧理念早已被广泛解读。如今,我们可以一窥其创作的秘密。
赵本山的作品之所以好看、好笑、好记,是因为他对时代和现实生活的深度关切。他几乎所有经典春晚小品的主题都是农民进城。其中最典型的是1999年的《昨天 今天 明天》。这个小品借鉴了当时由崔永元主持的谈话栏目《实话实说》,通过两位农村老人进入城市语境,呈现天然的拘谨和矛盾。世纪之交,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农村与城市的文化差异成为主流话题。白云黑土从普通人的视角总结了千禧年前的时代大事和大众情绪,展示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