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国内生猪市场经历了一轮先跌后涨的过程。周初,由于春节后消费需求惯性回落,内销市场和城市猪肉购销冷清,养殖户节后出栏积极,主流集团猪企增量卖猪,导致猪价快速下降,生猪均价跌至14.39元/公斤。随后,养殖端抵触低价心态增强,二次育肥现象增多,加上元宵节到来和学生返校支撑,批发市场白条购销略有回升,猪价走势偏强,标猪均价回升至14.6元/公斤,整体呈现震荡走高趋势。
尽管如此,猪价上涨仍缺乏有力支撑,市场面临产销错配的局面。在育肥成本方面,近期国内生猪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玉米和豆粕等原材料价格上调,进一步增加了养殖成本,压缩了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加剧了养殖端的压力。二育情绪方面,虽然之前二育入场积极,但主流二育认为猪价仍有下降空间,加上早春时节南北地区气温波动大,猪场面临不确定性的猪病风险,抑制了二育集中入场的情绪。目前,二育仅有零星入场表现。
需求跟进方面,节后需求缓慢回升,元宵节后学生全面返校,堂食需求有所改善。样本屠企开工率升至22.08%,屠宰场订单量略有回升,但仍低于春节前一周水平。从购销反馈来看,北京和上海等地批发市场白条购销冷清,部分市场存在剩货现象,消费提振乏力,猪肉购销仍将长期处于季节性淡季。
供应方面,受情绪引导,养殖端存在扛价惜售的现象,但随着生猪价格走高,屠宰场承接积极性减弱。猪肉销量不佳,白条走货困难,部分规模猪企出栏计划完成缓慢,出栏难度增加,大厂有恢复增量出垒的操作,供应格局相对宽松。屠宰场根据猪源到厂情况,压价心态可能转强。
基于市场多空调整,猪价出现降温,上涨势头“急刹车”。最新数据显示,受屠宰场压价收猪影响,预计2月15日猪价窄幅上涨0.01元,屠宰场报价14.61元/公斤,后市需关注生猪购销情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