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正规划建设浙江美食博物馆,以改变其“美食荒漠”的形象。位于杭州的浙江食品市场将升级为“大市集”,预计今年下半年第一期改造后试营业,其中一个主题功能区是“浙江美食博物馆”。该博物馆旨在展示浙江各地的饮食文化,包括美食文化展示、传承教育、体验互动和学术研究等功能,希望成为市民和游客了解浙江美食文化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社交平台上常有声音称杭州为“美食荒漠”。对此,杭州和浙江省在美食方面持续发力,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变这一印象。2023年,杭州提出制定杭帮菜菜系标准,并对主导完成国际标准的单位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此外,杭州市商务局还计划打造特色小吃IP,形成美食地标,吸引年轻人关注和分享。
省级层面,浙江省商务厅组织调研团前往湖南、江西等地学习美食推广经验,并启动了“味美浙江”餐饮消费欢乐季活动。活动要求深入挖掘浙江餐饮文化的特色亮点和深厚底蕴,提升浙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旅游业发展。实际上,浙江自古以来就是美食丰富之地,浙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包含多个流派,如杭帮菜、宁波菜、绍兴菜等。浙江东部濒临大海,北部河湖交错,西南崇山峻岭,拥有丰富的食材资源。
浙江人的口味多样,有“浙北甜、浙东咸、浙西辣、浙南淡”的说法,这体现了浙江美食的丰富性和兼容并包的特点。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厅长陈广胜在一次活动中强调,通过培育体验店、组织挑战赛等方式,让浙派美食百花齐放,促进“美食+旅游”的融合发展。
未来,浙江美食博物馆建成后,将结合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场景,形成“流量经济+实体经济”的双轮驱动模式,成为一个集食品交易、美食体验、游乐、研学、旅游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