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各自得利,而欧盟和乌克兰则处于不利地位。2月18日,美俄直接在沙特谈判停战协议,特朗普随后调侃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低,并建议乌克兰重新举行选举。他还指责泽连斯基导致了战争的持续。
拜登执政时,泽连斯基曾是美国的宠儿,但随着特朗普上台,情况迅速变化。美国抛弃乌克兰和欧盟,直接与俄罗斯谈判,表明乌克兰在这场冲突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最终还受到羞辱。
截至2025年2月,俄军实际控制了乌东五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及克里米亚),并在其他地区扩大控制区,累计占领乌克兰约10%的领土。俄罗斯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新俄罗斯”计划将乌克兰封锁为内陆国家,削弱其军事与经济潜力。因此,在当前的谈判中,俄罗斯获得了最大的领土收益。
美国虽然未直接参战,却是冲突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美国通过军援乌克兰强化了对欧洲防务的主导权,同时渗透乌克兰经济命脉。特朗普政府要求乌克兰以稀土矿所有权换取安全保障,并计划以矿产开发权置换未来的军事援助,巩固资源控制。
乌克兰面临巨大的人员损失,动员年龄下限降至17岁,甚至允许外国人担任军官。尽管泽连斯基宣称要组建150万军队威慑俄罗斯,但资金与装备的匮乏使其计划难以实现。乌克兰不仅要应对国内战争潜力极限,还要面对主权被国外盟友瓜分的风险。美国要求乌克兰偿还3500亿美元援助,可能通过没收国内寡头资产抵债。欧盟虽承诺支持,但由于内部矛盾和能源依赖问题,乌克兰正从抗俄前线沦为美欧经济附庸。
三年间,欧盟对俄能源制裁导致自身通胀高涨,美国进一步挤压欧洲战略空间。马克龙呼吁建立“欧洲军队”,但成员国分歧使该计划进展缓慢。欧盟为乌克兰提供的援助大多转化为对美军工订单,形成资金—武器—战场消耗的闭环,欧洲纳税人成为这场代理战争的实际买单者。
俄乌战场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与资源。俄罗斯通过领土扩张重塑安全边界,美国通过资本收割战略利益。欧盟和乌克兰的命运则显得尤为悲惨,这场战争的结果或许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