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耶尔·董有机会在中国测试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自动导航功能。他驾驶了一辆售价3.21万美元的Model 3车型。这位上海居民表示,由于Model 3在公共道路上多次无法识别车道标线和红绿灯,这次体验令人失望。他认为这辆车的表现不如他一年前购买的小鹏P7,后者的价格为22万元人民币(约合3.03万美元)。董先生认为小鹏P7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远优于特斯拉。
董先生的反馈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特斯拉已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下滑。小鹏及其他数十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尤其是比亚迪,在产量和销量上已经超过了特斯拉。中国的电动汽车品牌推出了各种创新功能,例如比亚迪“灵鸢”车载无人机、华为问界的隔空开门以及比亚迪仰望U9的原地掉头。这些功能加上价格优势,使中国品牌更具竞争力。
自动驾驶技术是每个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都在追求的方向。就连比亚迪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传福也改变了态度。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指出,中国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并雇用众多工程师来分析车队数据和训练算法,以降低故障率。这一增长得益于中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以及中国司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高。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提供了即时反馈渠道,促使汽车制造商不断改进产品。
中国还抓住机会采用激光雷达技术,用于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两家激光雷达生产商——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尽管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批评在电动汽车上安装激光雷达的成本高昂且无必要,但随着产量增加,成本大幅下降,激光雷达的价格已降至每台约200美元左右。从比亚迪到零跑等公司都开始向中国内地司机推广它们的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系统,认为自动驾驶能力将是未来十年消费者购买智能汽车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