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从优化培养供给体系、强化就业指导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意见。
文件提出,经过3至5年的持续努力,将基本建立覆盖全员、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服务体系,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坚实保障。在优化培养供给体系方面,文件建议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主动对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并组织地方和高校开展新设学科专业人才需求论证及存量学科专业就业状况评估。同时,优化高校资源配置,使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更加契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在健全求职招聘体系方面,文件强调挖掘国家重大战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精准化就业服务。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支持校企联合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畅通高校毕业生流动渠道,实施重点领域和基层就业专项计划。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方式增强重点领域就业吸引力。
文件还提到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拓岗,深挖吸纳就业潜力。完善帮扶援助体系,为脱贫家庭、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提供服务和援助,并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
面对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保持在3000万以上以及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需要实现稳定就业的情况,稳就业工作正在不断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3月31日召开会议,部署推动落实相关实施方案。4月初,在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中央领导表示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平稳。
地方层面也在积极行动。山西省日前召开了全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明确要全面完善人才供需适配机制,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也聚焦稳就业工作,提出要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确保青年就业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