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汽车客运站正在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客运站“关停潮”。2023年10月,福州汽车南站关闭;2024年2月,湖北仙桃市汽车客运总站全线停运;2024年3月,广东湛江市联运公司东堤客运站、东莞厚街客运站、海口秀英港客运站相继停运;2024年9月,武汉傅家坡汽车客运站关停。
曾经,这些车站是城乡流动的“血管枢纽”,是城市最鲜活的脉搏。以武汉傅家坡汽车客运站为例,它地处武汉南一环的黄金地段,曾是国家一级AAA客运站,也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长途汽车客运站。全盛时期线路辐射半径达1600公里,通达13个省市130个站点,工作人员上千名。拥挤的候车厅里混杂着方言与泡面的香气,承载了无数人的乡愁与远行,如今只剩下空荡的候车厅和锈迹斑斑的站牌。长途汽车客运站的衰落早有迹可循。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导致交通方式迭代不可避免。
据交通运输部公开数据,2012年至2023年,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从355.7亿人次降至110.12亿人次,缩水近70%。旅客数量下滑直接影响到客运站的生存和运营情况。截至2022年底,全国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约2800余个,客运业务普遍收不抵支,仅约20%通过“以商养站”方式实现盈亏平衡。
对长途汽车冲击最大的是高铁动车。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从2012年的0.9万公里飙升至4.8万公里,覆盖90%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350公里/小时的速度、宽敞的座位,让平均时速60公里、座椅间距不足50厘米的大巴相形见绌。例如,2019年成都至宜宾高铁开通后,两地大巴车受此冲击,票价一度从106元降至60元,但仍未能挽回颓势。毕竟,成都至宜宾的高铁只需1.5小时,而大巴却需要3.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