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正式加入《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表示,这标志着中国在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鱼是国际社会重点打击的对象。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这类捕鱼每年捕捞鱼类达2600万吨,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重大威胁。IUU捕鱼利用腐败的行政机构和软弱的管理机制,在缺乏有效监测的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这种行为不仅转移了真正渔民可获得的渔业资源,还导致当地渔业崩溃,加剧贫困和粮食不安全。
为应对这一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旨在通过实施港口国措施阻止非法捕捞的渔获物进入国际市场。该协定于2009年缔结,2016年生效,目前已有81个国家和地区批准加入。
中国积极推进加入《协定》,并进行了充分准备。自2020年起,中国多个相关部门就加入事宜进行研讨和调研,并参与国际会议和技术培训,熟悉国际规则。同时,中国将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公布的非法渔船名单通报国内各港口,拒绝此类船只进入中国港口。
经过多年准备,中国政府决定加入《协定》,并于2025年3月17日向FAO总干事递交加入书。《协定》于4月16日对中国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