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标志着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即将开始。标识设计者马思然分享了标识的设计理念和诞生过程。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融合传统与创新,以稳定三角形为基础,象征航天人在经验基础上攀登新高峰。标识的主要元素包括地球、中国空间站以及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设计主题为“精准”、“纵深”与“聚焦”,通过大透视及渐变重新构成这些元素,模拟从舷窗望向外部空间的视觉感受。外框红色代表国家和生命,内部深蓝寓意浩瀚太空。主体神舟飞船径向对接空间站,太阳翼巧妙构成中文“廿”字(即“二十”)。空间站亮光划破天际,彰显航天人勇往直前的精神。标识层次分明,视觉纵深感十足。简洁平面图案与机能风点阵、线条交织,增添现代气息。该标识不仅彰显中国航天科技驱动力,更寄托对未来探索的无限憧憬与决心。
标识的外圈色彩延续以往载人飞行任务一贯使用的红色,代表国家和生命;标识内部使用深蓝与靛蓝色描绘地球、轨道及地平线;中国空间站及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作为主要组成部分,使用白色体现其固有色和科技意向。考虑到前期主要使用场景在数字媒体,设计者大量采用渐变色与高斯模糊风格来体现科技特征,后期实体臂章版本再进行传统平面化色彩应用方式的修改。标识选用了四种字体,通过调整字体间距来满足构成需求,并与整体视觉风格相契合。
最初的设计思路是从“以汉字代数字”的构想出发,希望将中国空间站与载人飞船的元素结合形成任务序号“二十”。设计者马思然尝试构建空间站及飞船三维模型寻找最佳绘制角度,但效果不理想。随后他想到“二十”可以写成“廿”字,“廿”在设计上具有更大优势,例如可以夸张比例营造更大透视,且居中对称布局产生庄重感。最终方案在入围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些微调整并提亮了色彩明度,便于标识实物制作和加工,利用银白色形成规则边缘的设计,并加粗了一些过细的线条,形成了实体臂章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