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K1373次列车因故障在浙江金华市境内停车约3小时。停车过程中车厢内温度过高,导致乘客不满,有人砸窗通风。该行为引发了网友关于紧急避险的讨论。
据乘客描述,当晚8时20分左右,列车突然停在义乌站与金华站之间,随后断电,空调也停止工作。乘务人员解释称是突发故障,并表示不清楚何时能开车。停车期间气温约为33℃,车厢内非常闷热。尽管有乘客打开了车窗,但效果不佳,吹进来的仍是热风。最终,一名身穿黑衣的小伙手持硬物将车窗砸碎,以方便车厢内通风。这名小伙在车辆抵达金华站后被警察带走,但并未被拘留,仅受到批评教育后放行。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保全表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已采取的行为。此次事件中,列车故障导致车厢内温度过高,乘客面临健康风险,砸破窗户是为了通风散热,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符合紧急避险的“不得已”这一要件。然而,是否免责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果铁路部门已采取合理措施缓解闷热情况,乘客的行为可能超出紧急避险的合理范围,需承担相应责任。此外,乘客在砸窗过程中如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或引发其他安全隐患,也可能需要承担责任。从法律角度来看,铁路警察对该乘客进行批评教育而不进行更严厉处罚的做法是合理的,既考虑到乘客行为的紧急避险性质,也提醒了乘客注意行为的风险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