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欧盟、墨西哥加征30%关税,对加拿大铜矿单独加征50%关税。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被卷入这场关税风暴。巴西咖啡和橙汁面临50%的关税,美国汉堡成本可能飙升15%,欧盟汽车产业遭受重创,德国车企或损失超过200亿欧元。与此同时,中美8月谈判进入倒计时,美方计划派出财长贝森特等高官施压中国在稀土和新能源等核心领域让步。在这场“美国优先”的关税战中,中国能否守住底线?全球供应链又将面临怎样的裂变?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这次连盟友都没放过。7月12日,他连发两封信函,宣布从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加征30%关税,其中钢铝产品税率高达50%,汽车领域25%。这意味着德国宝马、大众每出口一辆3万美元的汽车,仅关税成本就增加6000美元。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紧急回应称,若美方一意孤行,欧盟将动用所有手段反击。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直言,关税将“摧毁跨大西洋供应链”。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表示欧洲已准备好一切反制措施。但现实是,欧盟对美贸易逆差高达1500亿欧元,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市场。
加拿大同样成为“牺牲品”。作为美国铜矿最大供应国,加拿大铜矿被单独加征50%关税,直接导致温哥华港口库存积压,全球铜价上涨8%。巴西因50%的关税威胁,咖啡豆出口商集体抗议,称美国消费者喝的每一杯咖啡都将多花1美元。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纽约州、亚利桑那州等12个州联合起诉联邦政府,指控关税政策违宪且损害本州经济。美国商会警告,仅对欧盟加税一项,就将导致美国消费者在圣诞季多花280亿美元,平均每个家庭账单增加230美元。更严峻的是经济数据。美联储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美国GDP萎缩0.5%,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经济学家分析,若关税全面落地,全年通胀率可能突破5%,迫使美联储重启加息,股市或将暴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