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听我说完中暑致死的新闻后,一口奶茶差点喷出来。他觉得中暑就像小感冒,最多头晕恶心,坐下喝点水,吹会儿空调就好了。但现实往往比想象中残酷得多。
广东一位30多岁的女子在7月初户外跑步时晕倒,送到医院时体温已高达42℃,最终不幸身亡。医生诊断为热射病,这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致命急症。每年热射病在中国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悄悄逼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5。大多数受害者都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快要中暑而丧命。
热射病不同于普通的中暑。它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会导致大脑“烧坏”。当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待太久或剧烈运动过度时,身体散热失败,体温迅速上升到40℃以上,伴随神志不清、昏迷和抽搐等症状。这时,黄金抢救时间只有3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内脏开始“煮熟”,肝肾衰竭、凝血功能崩溃、呼吸衰竭等不可逆的衰败随之而来。
很多人以为中暑只会发生在沙漠或工地上,但实际上,很多意外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车里打个盹、下楼遛狗、追公交、去健身房不开空调、穿不透气的雨衣骑电瓶车等。热射病不挑人,只挑时机。特别是在南方动辄39℃以上的高温天气,北方地表温度甚至达到60℃,湿度一高,全身像泡在蒸锅里。这时候,如果还坚持“来都来了”“我还能扛”,热射病就可能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