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林更新事业心 

[快讯]夫妻假扮熊猫粉造谣敛财被判刑 揭开谣言背后的利益链

   2025-07-28 01:06:52 互联网87
核心提示:近年来,一些关于大熊猫的骇人言论在“粉丝”群体中流传,如“大熊猫不该进行野化放归”、“电击取精危害巨大”等。调查发现,这些谣言背后活跃着一些标榜“为大熊猫发声”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大熊猫炒作话题、煽动粉丝情绪,进而借机敛财

近年来,一些关于大熊猫的骇人言论在“粉丝”群体中流传,如“大熊猫不该进行野化放归”、“电击取精危害巨大”等。调查发现,这些谣言背后活跃着一些标榜“为大熊猫发声”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大熊猫炒作话题、煽动粉丝情绪,进而借机敛财。

近期,四川司法机关办理了多起涉“大熊猫被虐待”谣言案。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散布大熊猫虚假信息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白某某和徐某均被判处有期徒刑。白某某网名“大辽皇后”,是“猫粉”圈内较有影响力的一名“大V”。她最初加入各种“猫粉”群,积累了一定知名度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搞起直播。办案民警介绍,白某某和徐某并非真正的“猫粉”,只是为了博流量才假扮“猫粉”。白某某曾在陕西某地私自投喂大熊猫,引来众多批评之声,并被景区公开通报。为了博取粉丝信任,白某某谎称丈夫徐某是公安民警,并展示徐某曾经使用过的值勤证件,但实际徐某曾于2020年短暂当过辅警。因为谎称丈夫是警察,白某某于2024年被陕西咸阳警方给予行政处罚。

白某某和徐某在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建有十多个群,粉丝总人数保持在3000至5000人。他们频繁发布涉及大熊猫的谣言视频、开设直播,将自己包装成保护大熊猫的“发声者”。法院判决书显示,二人捏造、散布某科研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虐待大熊猫、利用大熊猫谋利等不实信息,相关虚假视频累计播放545054次、转发1245次、评论9521条。案发后公安机关初步查明,他们通过直播获取收益3万余元、向粉丝募款14万余元,累计牟利17万余元。

白某某和徐某的获利方式主要有线上接受直播打赏和线下组织应援募捐两种。从近期办理的这一批涉大熊猫谣言案来看,利用“情绪操控”进行“流量变现”是这些“猫粉圈大V”的惯用手法。具体表现为无中生有编造谣言,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有地下室,地下室里面的液氮用于电击取精、抽骨髓、打血洞、活取下丘脑”等。警方介绍,这类案件中“大V”的话术包括抹黑有关部门、保护研究中心等,诋毁诽谤相关专家及从业人员,煽动网民抵制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在谣言挑唆下,部分“猫粉”频繁对多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电话骚扰、短信谩骂、线下滋扰,还有极端“猫粉”不间断拨打报警电话、向政务邮箱发送海量邮件。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裹足不进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裹足不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cn.gzbj58.com/news/186614.html

反对 0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裹足不进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1991659015@qq.com 客服QQ:199165901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99165901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