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正试图用其造船业的核心技术换取美国的关税减免。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官带着价值数百亿美元的“造船大礼”前往纽约,希望在8月1日美国加征25%关税前说服特朗普政府给予宽限。韩媒称这是“用技术换市场”,反映出韩国对美汽车出口下降32%和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0.8%的焦虑。
7月31日,韩美高层将举行关键会谈。韩国外长赵显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会面被视为避免关税战的最后机会。韩联社透露,韩国愿意开放燃料市场,但在农产品方面不愿让步,因为大米进口配额一旦松动,可能引发农民抗议。
美国的要求不仅限于经济让步,还提出两个附加条件:一是扩大《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至整个印太地区;二是在台海问题上明确表态。这些要求使李在明提出的“实用外交”面临挑战。
在韩美会谈前夕,中国外长王毅与赵显进行了电话交谈,强调政策稳定、外交独立和经济互利的重要性。延世大学报告显示,尹锡悦时期的对华政策摇摆导致2024年中韩贸易额下降12.7%,三星西安工厂产能也受到影响。李在明上台后承诺修复关系,但实际行动仍受美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