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着躺平,但今年以来“90后开始偷偷‘囤’钱买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关键词搜索量暴涨3倍”等现象表明,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养老规划。当下的年轻人早已摆脱了“月光族”的刻板印象,越来越多的人在攒下人生第一笔积蓄后,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35岁考虑养老规划”也逐渐成为职场新共识。养老这个曾经专属于中老年的话题,正在被年轻群体们列入规划清单。
坐标北京。刚入职三年的“95后”学霸李先生已经攒下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元。他本科就读于电信工程专业,研究生阶段专注AI方向研究,毕业不久便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大厂,赶上了AI行业发展的风口,积累了毕业后的“第一桶金”。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这笔钱要不要用来投资?还是凑一凑房子首付?或者该提前考虑养老?在“先活好今天”与“要安稳明天”之间,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总在犹豫。
深圳科技园。在这里上班的林小姐刚满30岁,她自诩“以前月底必吃土”,现在居然能存钱,原因在于她的“撒手锏三件套”:每月定投1000元到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5000元入手商业养老保险,明算账发现60岁后每月多领2000元;每月500元基金定投,跑赢通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