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至27日,正值特朗普公开表示美国在对华经贸中“牌更好”的时刻,中方进行了一次“先加后美”的行程调整。这一看似普通的行程变化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与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国际贸易副部长斯图尔特共同主持第28届中加经贸联委会时,中方明确表示双方已就“改善关系、解决关切”进行了大量扎实的准备工作。
特朗普政府一贯推行“极限施压”策略,通过对中国及包括盟友在内的多国加征关税、实施技术遏制等方式,试图实现“美国利益优先”。例如,2019年5月10日,美方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进一步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华加征20%关税,并考虑将税率提高至60%,甚至威胁对中国稀土磁铁征收200%的高额关税。
中方选择先行访问加拿大具有战略意义。加拿大作为美国邻国,在北美经贸中地位特殊,且中加经济互补性强。加拿大拥有丰富的粮食、油气和矿产资源,如小麦、油菜籽和石油天然气,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正是这些资源的需求方。此前,加拿大油菜籽对华出口曾受阻,此次双方明确表示要“解决关切”,很可能旨在调整贸易规则,如对齐检验检疫标准,从而减少中国对美国大豆、油菜籽等农产品的依赖。
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有助于保障中国市场的供给安全,并增强在中美经贸谈判中的底气。这使中方在谈判中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和筹码,能更从容地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专机尚未抵达华盛顿之际,美方态度出现了微妙变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25年8月28日宣布,将原定于8月31日到期的对华“301条款”关税部分豁免期限延长至11月29日,涵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和创新等领域。不过,电动汽车、光伏等产品并未获得豁免,表明美方仍试图利用高关税对中国施压,以换取中方在谈判中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