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媒体反映,在骑行青桔单车时遭遇自动落锁车轮抱死,导致严重摔伤,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今年8月底,马女士扫了一辆青桔单车,但骑了没几分钟,突如其来的刹车让她措手不及,摔了一大跤。医院诊断结果显示,马女士的右脚有三处骨折,两腿都有软组织挫伤,差点还要手术开刀,至少需要休养一个月。
据统计,在骑行过程中突然落锁的共享单车涉及多个不同平台,至少发生了41起。类似的情况在上海、北京等地发生,除了滴滴青桔之外,还涉及到哈啰单车。多位用户摔倒后向平台反馈,得到的回应是没有记录显示存在自动落锁,可能是链条故障所致。虽然否认了是软件技术问题,但平台工作人员承认,车辆确实带有远程落锁的功能,如果用户忘记锁车或是在车辆进入禁行区域时,系统可以远程代为锁车。
在上海12345市民热线搜索发现,今年7月以来,仅哈啰单车一个平台针对其应锁未锁、未锁硬锁等问题的相关投诉数量达到17条,远程锁车功能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弄清到底存不存在自动落锁非常重要。如果是链条老化,就需要加强车辆检查和更换维修频次。如果真的存在用户使用时无故落锁,那就意味着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必须立即修正或召回相关车辆,否则事故随时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的状况是,用户说自动落锁,平台说没有,这样的僵局亟需解决。建议相关品牌高度重视,用可信的事实打消用户的顾虑,这是平台所应肩负的基本社会责任。但仅靠企业自查还不够,建议政府部门出面,委派一家具有公信力的权威机构介入,以第三方的角度对此事进行公正、透明、客观的全面调查。考虑到共享单车巨大的保有量,这已经属于影响面较大的公共安全事件,真相不能只由平台说了算。共享单车的安全性事关千万用户的生命安全,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对潜在隐患零容忍,一定要有个说法,不能不了了之。期待尽快能得到一个靠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