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了,大量新鲜海产品涌入市场,烟台人享受着“海鲜自由”的快乐。清晨6点多的各大农贸市场早已热闹非凡,市民们推着小车、提着袋子,在各个海鲜摊位间穿梭,抢购刚刚上岸的螃蟹、鲅鱼、刀鱼、活虾、海螺等。市场里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和扫码支付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秋日丰收的画面。
9月13日清晨,芝罘区文化路农贸市场的海鲜摊前挤满了顾客。最受欢迎的是肥美的螃蟹。一位市民询问45元一斤的螃蟹能买几只,摊主热情回应称一斤能称三只,大一点的一只可能就超过一斤。另一处卖螃蟹的摊位上,老板娘高声吆喝,从水里捞起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强调这是55元一斤的满黄蟹,非常实惠。她麻利地为老顾客挑选螃蟹。
旁边卖虾的摊主边捞虾边喊:“看咱这海水虾,虾须老长,好吃!价钱比别家的稍微贵点,但贵有贵的道理。”摆放在摊位上的刀鱼和鲅鱼同样抢手,鲅鱼的价格从每斤10元到25元不等。一位市民说:“就这5斤多一条的大鲅鱼,够一家子吃了。”新鲜的刀鱼也格外受青睐,一位顾客感叹道:“这么大的刀鱼28元一斤,真不错。”
摊主们纷纷打出“质量牌”,强调自家海鲜的性价比。一位卖螃蟹的大姐一边装箱一边提醒顾客:“买海鲜不能光听价格,货比三家你就知道,什么时候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市民们也是行家里手,边挑边比较。“这家18元,那家12元,还有10元的!”一位阿姨手里拿着两条鲅鱼比较大小和厚度,“还是要挑肉厚的,肚子不能烂。”
不远处传来叫卖声:“基围虾大的85元!85元了啊!”水箱里的活虾乱跳,溅起的水花引来一阵小小的惊呼。一个孩子踮着脚,兴奋地指着一只试图“越狱”的大虾:“妈妈,快看!它跑了!”微信收款和支付宝到账的提示音此起彼伏,不少摊主还开通了线上预订服务,通过微信群提前接单,减少顾客等待时间。
趁着周末空闲,也有市民专程赶来为家人采购海鲜。“想给老人买点新鲜的鲅鱼包饺子吃。”“今天回趟老家,正好买点海鲜捎回去。”“你这有泡沫箱吗?”有市民准备将海鲜寄送给外地亲友,保鲜成为一大问题。摊主们早有准备,提供泡沫箱和加冰服务。这个季节里的海鲜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亲情的载体。市场里人们摩肩接踵,手里拎着沉甸甸的塑料袋,里面装满了海鲜以及对一顿丰盛家宴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