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网红户晨风在抖音、微博、B站等平台的账号突遭全网“软封禁”。直播间停播、推广功能失效、内容停更,虽然未显示官方封禁标记,但这场无预兆的“数字死亡”已被视为其长期游走监管红线的必然结局。9月20日,B站已无法搜索到户晨风的账户,抖音和微博账号显示“该用户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已被禁言”,视频全部遭到下架。
户晨风1998年出生于江苏镇江的农村家庭,早年做过汽修工、机械工,2023年转型自媒体后,以《100元人民币在泰国的购买力》等“人间真实”系列视频迅速走红。彼时他通过展示跨国消费差异引发公众对民生问题的思考。然而,2024年起,他逐渐抛弃社会观察者身份,转而构建一套以“苹果/安卓”为核心的极端话语体系。他将手机品牌异化为阶层符号,宣称“安卓人=低收入群体”“专科生是安卓学历”,甚至将中美合办院校称为“苹果大学”。在直播中,他构建了从学历、职业到消费习惯的全套鄙视链:“安卓人开安卓车、住安卓房,苹果人住山姆超市、喝麦当劳”——这种将商品与身份强行绑定的话术,精准刺激了中产群体的优越感与焦虑感。“月入5000不配与我对话”“国产电车续航虚标50%”“年夜饭不如麦当劳”等言论频出,通过制造阶层对立收割流量。其收入90%依赖直播打赏,2025年5月单月收入达11万元,其中9.4万元来自打赏,印证了“越极端越变现”的畸形逻辑。
户晨风深谙平台算法偏好,以“苹果安卓论”为流量密码,通过连麦辩论、争议性话题引导用户站队,将直播间转化为情绪角斗场。他在收入视频中公然炫耀“纳税3万+”,实质是以“成功学”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人参与这场“审丑狂欢”。户晨风的封禁史堪称一部“越界教科书”。自2023年3月以来,他因养老金挑战视频、贬低国产车、鼓吹“精英城市标准”等行为五次被封,但每次短暂封禁后均快速解封。此番全网封禁,被外界视为监管红线被突破的临界点。
平台对“毒流量”的推送机制客观上助长了其气焰。户晨风多次被封后仍能通过新账号复出,暴露出平台对违规账号的“流量复活”漏洞。尽管其言论涉及歧视性标签、贬损国产产业等明确违规,但平台多采取“封号不公示”的模糊处理,未能形成有效震慑。户晨风单月超10万元的打赏收入,揭示了部分平台对“黑红流量”的默许——毕竟,争议性内容带来的广告分成与用户活跃度,远比内容合规性更具短期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