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刚抽完一口旱烟,蹲在门槛上,眉头紧锁。他心里憋闷,自家老三已经三十五岁了,县城有房,卡里还有二十几万,却十几次相亲都没成事。村里这种情况也不少,光棍队伍一年比一年壮大,手里的钱虽然不少,但媳妇却像天上的星星,谁都盯着看,谁都够不到。
十年前,二十来万可真值钱,彩礼也就几万块,房子车子可有可无。日子虽朴素,但男人女人你情我愿,婚事顺顺当当。现在结婚好像上了天梯,彩礼十来二十万,县城房车标配,婚礼得安排得锣鼓喧天,要啥来啥。张大爷家老三过去是香饽饽,如今竟然差点连相亲的入场券都摸不着。有房有钱还是没老婆,这难题不止张家一家,整个村里的男人都成了“单身大军”。
问题出在哪呢?张大爷琢磨,邻里大爷大妈也琢磨。其实头一个坑就在男女比例失衡上。早些年重男轻女,女孩生下来没被重视。几十年一过,现在适婚的男青年比女青年多了一大截。村里的女孩子都成了稀缺资源,稍微有条件的刚冒头就被抢走了。剩下的男生只能眼巴巴等着,姑娘挑得花样多,男孩入场资格都不一定有。
更麻烦的是,农村姑娘越来越多在外打拼,见识多了,谁还愿意回来?老一辈还想着姑娘一定要嫁回来,姑娘本人可不是这么看。村里晓芳去城里待了几年,一回家就说回不去了。“农村女嫁城里男,城市女再往上挑”的梯度婚姻直接把农村男青年的选择空间挤得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