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和以色列发出威胁,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多国仍如期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视频中表示“绝不会有巴勒斯坦国”,并威胁进一步侵蚀约旦河西岸。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波承认潮有助于夯实“两国方案”的基础,巩固巴勒斯坦的法理主权地位。然而,以色列的现行政策使巴勒斯坦建国变得更加困难。
目前,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约有四分之三承认巴勒斯坦国。葡萄牙、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相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希望为“两国方案”注入新的动力。法国和沙特阿拉伯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主持一场落实“两国方案”的国际会议,届时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安道尔、马耳他、圣马力诺等国家也将加入承认行列。
随着英、法的加入,美国将成为唯一不承认巴勒斯坦国且拥有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不会参加由法国和沙特主持的会议。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指出,西方国家此时掀起“承认潮”有多方面原因。加沙局势恶化,人道主义灾难凸显,“两国方案”被边缘化。以色列的行为挑战了国际公平正义,超出了其传统盟友的忍耐底线。欧洲国家也有现实利益考量,巴勒斯坦问题与一些欧洲国家的利益挂钩。近期欧洲频频出现反以色列游行,显示支持巴勒斯坦已成为这些国家的民意基础。此外,联合国大会的召开成为重要时间节点,不少国家希望通过此机会向以色列施压,并强化巴勒斯坦的国际法基础。
刘中民认为,这波“承认潮”具有积极意义,将有助于夯实“两国方案”的基础,可能推动巴勒斯坦从联合国观察员国升级为会员国,巩固其法理上的主权国家地位。但现实中,巴勒斯坦在领土完整、国民和平生活、政府有效治理等方面存在不足,以色列现行政策使巴勒斯坦建国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