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举办了第六次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过去五年,小米经历了从产业技术到组织管理,从用户感知到生态策略的全面变革。小米试图通过芯片、造车与产品力构建新的企业骨架,并用定制化服务和设计表达提升品牌审美能力。
雷军表示,这五年来他最大的感受是从迷茫到蜕变,有时候看似困难重重,其实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只要持续努力,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有机会逆天改命。他认为,改变本身就是希望。
在小米十周年之际,尽管已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且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但公司内部并不如外界想象的笃定。面对苹果、三星、华为等竞争对手,小米的上升空间似乎逼近天花板;团队普遍出现疲态,创业激情衰退;舆论层面也贴着组装厂、没有核心技术等标签。
管理层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复盘,试图回答三个问题:过去做对了什么?错在哪里?如果重来,应该怎么走?这场反思为小米带来了战略定调:以“技术为本”作为长期准则,从互联网公司全面转向“硬核科技公司”。自此,小米确立了未来五年1000亿元核心技术投入的计划,重塑组织基因,并从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两端同步打造全新的管理班底。
小米的芯片之路始于2014年的自研SoC芯片“小米澎湃S1”,但因多重问题该项目在2018年暂停。多次复盘后,小米修正了芯片战略——从高端旗舰起步。2021年,小米重启造芯项目“玄戒”。尽管面临外部地缘风险、业务下滑、资金压力等问题,雷军最终决定继续推进。2024年5月,“玄戒O1”一次性投片成功,并搭载于小米15S Pro亮相市场,在性能评测中跻身旗舰芯片第一梯队。这是中国大陆首颗3nm旗舰SoC芯片,不仅意味着技术成果,更在于在一次失败经验之后实现组织层面的心理修复与能力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