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楼市的朋友圈被一则消息刷屏了——那份被称为“重大调整”的上海住宅新规。今天就来聊聊这份新规的详细内容。
新规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关键调整是“限高松绑”和“阳台面积半计容上限放开”。这两个调整几乎为下一代住宅产品的创新铺好了道路。这意味着未来住宅将有更开阔的居住视野、更多元的空间可能,甚至是对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义。开发商的设计图纸将迎来一轮“超大迭代”。
建筑限高的放松将极大驱动公区重塑、提高附加值。原先上海建筑限高非常严格,拿地后无法突破限高做设计。这次新规对建筑高度的放宽可谓一步到位。具体来说,50米以下的建筑可拔高7米,50米以上的最多能增加11米。这相当于多了两层空间,分配给最多30%的楼栋。社区中若有十栋楼,其中三栋可能凭空多出近两层的空间。这不仅增加了数字上的高度,还为高端住宅的“空间革命”铺平了道路。架空层与公共区域将全面升级,立体、功能复合的“泛会所”将取代单薄的功能性空间。下沉庭院加上大约6米的高度,感官体验接近普通商场中庭。同时,多出的7-11米层高结合新规首层车库不计容的规定,意味着开发商能够打造两层通高、明亮通透的“阳光车库”,彻底告别传统地下空间的压抑。
新规还降低了开发成本。以前首层不计容的只有公共走廊、休闲设施等,现在多加了一个车库。车库不计容且车库以上的公共架空层依旧不计容,这是双层不计容政策优惠。可以预见,多层架空公共空间将成为未来开发商的必选项。首层作为车库不计容给了开发商更多选择,减少了土方开挖量,降低了开发成本。地上车库的普及也将优化停车体验,减少自然灾害导致的泡水车情况。此外,首层住户将享有更好的视野和采光通风条件,减轻噪音干扰和隐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