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东盟峰会前夕,一场看似普通的外交事件迅速演变成中美在东南亚的一场无声较量。特朗普政府突然向马来西亚施压,要求主导一场排除中国的泰柬和平协议签署仪式。紧接着,中国国防部宣布将在马来西亚举行“和平友谊-2025”联合军演。这两件事表面上无关,但实际上针锋相对,反映了对地区影响力的争夺。
特朗普一直渴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从他任内多次尝试解决朝鲜半岛和中东问题,到离任后不断暗示自己是“世界和平的真正推手”。这次峰会前的操作也如出一辙,美国希望安排泰国与柬埔寨签署和平协议的仪式,但前提是排除中国。尽管中国在泰柬边境摩擦爆发时已经参与协调,白宫却选择性忽略这一点,显然是为了让特朗普独占镜头。
这场仪式的重点并不在于协议内容,而在于能否拍到特朗普为两国领导人牵线的画面。这种操作意在制造“美方主导地区和平”的舆论效果,并试图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然而,这种排他性的做法很难赢得地区国家的真心合作,因为东南亚国家清楚谁是真正愿意付出成本搞合作,谁只是来抢镜头。
与此同时,中国国防部宣布将与马来西亚举行“和平友谊-2025”联合军演。这是一系列演习中的第六次,旨在进行海上人道主义救援、自然灾害应对和反恐行动协同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中马双方将派出多兵种实兵参演,展示深度合作的信任基础。中国明确表示欢迎其他东盟国家观摩,这种开放态度与美方的排他性形成鲜明对比。中国通过持续的合作传递出一个信息:中国是可靠的长期伙伴,而不是短期营销的外来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