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美国中西部的大豆田一片金黄,预示着丰收的季节。然而,美国农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些大豆没人要了。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表示,九月到了,但账面上没有任何大豆要出售给中国。订单归零对美国农民来说如同天塌了一般。这不仅意味着这一季庄稼亏钱,还可能导致金融危机。通常情况下,农民会用大豆订单作为抵押去银行贷款,用于炒股或购买美债赚取差额。失去中国的订单意味着抵押物消失,银行要么要求新的抵押物,要么抽贷。农民不仅要承担大豆损失,还要承担提前抛售股票和美债的损失。更糟糕的是,由于没有订单,这些大豆都还在田里未收,农民为了不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种植,只能放火烧掉大豆田。
中美原本稳定的大豆贸易关系如今出现了严重问题。中国曾是大豆净出口国,但到1995年后变成了依赖进口的大豆进口国。这一切始于美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大豆战争。1982年,美国实现了转基因技术突破,并开始在全球搜集种子样本,特别是从中国获取大豆样本。通过分析中国大豆的高产和抗病基因,美国研发出转基因大豆。这种大豆产量高、成本低且出油率高,逐渐取代了中国大豆。为保护本国大豆产业,中国采取了进口配额制,但在加入WTO谈判中,中国同意取消对大豆的进口限制。随后,美国通过一系列手段彻底摧毁了中国大豆种植业。2003年,美国宣布大豆减产导致国际价格飙升,中国被迫高价采购大量美国大豆。不久后,美国又宣布大豆丰收,国际价格暴跌,中国榨油企业纷纷破产。至此,中国大豆市场几乎被外资控制。
尽管如此,中国并未放弃大豆供给自主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大豆扩种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选择在巴西扩大大豆种植。巴西光热充足,土地肥沃,适合大规模种植。中国与巴西地主深度合作,提供从土地整理到收割销售的全套服务。此外,中国还帮助巴西改善基础设施,修建铁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降低物流成本。金融方面,中国银行为巴西大豆出口公司提供订单融资,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中国的大豆供应,还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中国在巴西大豆产业链的布局,美国农民面临困境。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补贴和外交手段挽回局面,但效果有限。阿根廷甚至降低了农产品出口税,背刺美国。特朗普计划在APEC峰会上讨论大豆问题,但中国已掌握了更多谈判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