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古装男子骑马硬闯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名身穿古装、头戴斗笠的男子试图骑马进入云南大理喜洲镇洱海生态廊道,遭到多名保安阻拦后双方发生冲突。
这场冲突看似是个人与规则的碰撞,实际上是流量时代精心策划的一场表演。当古装侠客的浪漫想象与生态保护的现实壁垒相遇时,反映出的不仅是对规则意识的缺失,更是某些人为追逐流量而不惜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那位头戴斗笠、纵马硬闯的“侠客”在镜头前卖力演绎着江湖梦,却忽视了真正的侠义精神不应包括践踏公共规则。
在这场冲突中,男子反复高喊“他打我的马”,表现出虚假的悲愤之情。他将坐骑塑造成无辜受害者,将规则维护者描绘成施暴者,这是网红经济中常见的叙事策略。当现实逻辑无法为其行为辩护时,便诉诸情感绑架和舆论煽动。而现场保安那句“洱海的环境是大家共同营造的”则道出了文明社会的真谛——公共空间的和谐依赖于大家对规则的共同遵守。
生态廊道的禁令并非无的放矢。马匹粪便会污染水体,马受惊后还可能威胁游客安全。当网红博主以“只是路过”为借口强行闯入时,不仅挑战管理规则,还违背了整个社会对生态保护形成的共识。他的古装扮相与言行之间的矛盾尤为刺眼——外表模仿古人的形貌,内里却丢失了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生态智慧。
这类事件之所以成为网红博主的选题,在于注意力经济的驱动。一些网红通过制造公共空间冲突来博取关注。他们深谙冲突性场景的传播价值,将公共秩序视为可消耗的表演道具。遏制这种行为,需要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及时下架涉及违法违规行为的视频,并对相关内容生产者采取惩罚措施。同时,还需织密生态法治防护网,提前告知行为边界和底线,加大对破坏生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