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秋粮已进入集中收获期,但近期持续阴雨天气不仅影响了秋收进度,还给秋冬种带来了严峻挑战。多家保险公司如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和国元农险等正采取措施应对这一情况,包括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并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精准定损。
农业保险在面对持续阴雨天气对秋收的影响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召开的专题座谈会指出,今年入汛以来,黄淮地区的降水量较往年同期明显偏多,给秋粮及时收获烘干和冬小麦适期播种带来挑战。各保险机构需强化时效优先,将理赔服务纳入秋粮抢收抢烘应急机制,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
具体措施方面,人保财险通过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推进现场查勘,科学制定定损规则与赔付标准。平安产险山东分公司联合当地政府与水利部门投入专项资金实施清淤疏浚工程,减少了万亩玉米种植区的积水损失。太保产险濮阳中支运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提升定损效率,计划在10月中旬前完成首批赔款。国元保险安徽分公司对于损失明确、责任清晰的案件实行预赔付机制,确保赔款迅速到达农户手中。
保险机构为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认为,灾前保险公司可以直接参与风险预防或提供预警;灾中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并预付部分赔款;灾后加快理赔工作,帮助农民恢复生产与生活。
然而,当前理赔工作存在查勘定损难度大等突出问题。查勘定损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持续阴雨灾害的特殊性、受灾范围的广泛性与分散性、损失评估的复杂性以及查勘定损的时效性要求高。针对这些挑战,保险机构可以从强化科技融合、加强数据建设等方面来应对。例如,利用无人机和卫星进行定损,开发销售天气指数保险,提前预付部分赔款,构建农业风险模型,深化协同合作以提升整体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