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的王牌,许多人会想到稀土。毕竟,美军上百种主战装备中有近90%依赖稀土原料。但除了稀土,中国还有一张隐秘的王牌:钍。中国钍储量超过140万吨,占全球四分之三以上,比稀土的全球占比更高。
钍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超级能源金属,能量密度极高。1吨钍发的电相当于350万吨煤的发电量。内蒙古已探明的22万吨钍矿足够14亿中国人用上数千年;如果把全国140万吨的钍储量全部利用,可以支撑将近2万年的能源需求。甘肃有一个钍熔盐堆,这种技术有几大优势:首先省水,可以在干旱的沙漠中运行;其次安全,反应堆温度过高时,底部的安全塞会自动熔化,核燃料流进应急储存罐,不会发生爆炸,安全性远高于传统核电;第三,它还能用来制造“绿氢”,供给新能源汽车,未来大规模推广后电价有望降至每度5分钱。此外,开采稀土时钍作为伴生矿一起出来,提炼成本低。
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研究过钍,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还建过实验堆,但由于技术难题和冷战战略调整而搁置。如今,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丰富的钍资源,还实现了技术突破,成为唯一能稳定运行钍基熔盐堆的国家。美国自身钍矿不多,提炼技术也受限,寻找替代困难。印度虽有一定储量,但缺乏成熟技术,难以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