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数据显示,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至9个,高于7月的6个,显示出市场暖意有所扩散。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较7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环比上涨0.4%,显示较强韧性。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较7月收窄0.1个百分点,市场逐步企稳。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较7月扩大0.1个百分点,市场仍面临较大压力。
倪鹏飞回顾房地产自2021年步入调整期,至今已经过去了4年。本次房地产调整是与以前不同的深度调整。上半年有一些积极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在积累,带来结构性积极变化,即个别区域和个别种类的住房市场有趋稳迹象。
新的阶段行业在发生新的变化,但很多人还用过去的逻辑看这个事情,认为出个大招,房地产就会像以前那样恢复势头。需要从“认知”上进行根本的转变,城市或企业才能找到突破点。当前房地产面临的不仅是市场的深度调整,而且面临发展质量的升级和发展模式的转型。未来市场企稳需依赖宏观经济改善、关键指标回归合理区间,而行业机会将集中在高品质住房供给、运营能力提升及模式创新(如REITs、基金合作)领域。房企唯有从“以开发商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贴合需求与技术趋势,才能在调整中找到新方向。外部宏观环境的百年未有之变局,尤其是AI时代来临带来人类历史发展的划时代变化,必须从更宽广和更长期的视野来审视房地产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和引领时代之变。
关于“市场企稳”的问题,倪鹏飞表示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目前存在两种回稳的迹象,一是阶段性回稳,2021年以来市场整体下行,政府出台政策后,降幅收窄、短期平稳,但一段时间后可能又有波动,再靠政策托底,形成循环。今年很明显,不管一线还是二线,下降幅度都比前两年小了,这是阶段性的进步。二是结构性的回稳,不是所有项目都稳,稳的是那些地段好、配套全、品质高的房子,例如某些核心城区的优质新盘,已经出现正增长,这部分是真“稳”。要实现整体和持续的“市场企稳”还需继续注入和积蓄更大的力量。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关键是房地产供求数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匹配,房地产租售价格处在合理区间。这里除了房地产市场调整外,持续向好的宏观经济带动收入和就业增长,进而带动房地产需求增长和预期改善,消除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不合理,就更加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