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一位老人竟然把三套房塞得满满当当,全是垃圾!铲车都开进来了,整整三十吨垃圾才被运走。而另一位老人在家里堆满破瓶子、旧锅碗,还有各种废品,连亲戚帮忙清理都遭到强烈抵抗。这些“囤垃圾”的现象背后,究竟藏着怎样让人唏嘘的故事?
这类事情不是个例,光鲜都市的暗角里,这样被垃圾“吞噬”的家庭比你想象的更多。上海有一位老太太的三套房,堆了一屋子的塑料瓶、破布头,连下脚的地方都没了。北京的一位老人直接霸占了楼道,全是烂书纸壳和破家具,邻居的进出成了大问题,物业和她拉锯了整整半年。到了河北张家口,这位“大娘”直接告诉女婿:“别动我的东西,谁也不能扔!”甚至一度闹得全家不欢而散。
这些“垃圾收集站”的主人,到底是因为节俭成瘾,还是根本不讲理?如果用一层层剥洋葱的方式来解析这些现象,就会发现原因并不单一。老一辈特殊的物资观念让他们经历过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一双破布鞋都要穿到露了脚尖还能补一补,“东西不够用”的焦虑刻在了骨子里。正如一位老人所说:“这些破锅烂碗都是宝,万一改天真用得着呢?”
此外,心理问题也是重要因素。心理学家早就发现,此类行为往往跟“情感寄托不足”捆绑在一起。孩子们工作忙,亲人少来往,社区活动乏善可陈,一些老人觉得自己的生活被社会遗忘了,他们只能通过囤积物品找到一种安全感。正如有专家分析:“东西越多,人就越觉得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