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AI领域,大语言模型(LLM)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焦点,展现出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广泛应用于智能聊天、文本创作、知识问答等诸多场景。然而,随着应用的深入,处理长文本时遇到的算力困境日益凸显,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

主流的Transformer架构在处理长文本时,自注意力机制的计算复杂度与输入序列长度呈二次方关系,导致计算量和内存需求随文本长度急剧增加。例如,处理一篇包含数千个token的长文档时,模型需要进行大量的矩阵运算以计算每个token与其他所有token之间的注意力权重。这种计算量的指数级增长不仅导致计算效率大幅降低,还对硬件的算力和内存提出了极高要求,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处理超长文本变得极为困难,成本也大幅增加。以处理一个10万字的文档为例,传统的大语言模型可能需要消耗数GB的显存,并且推理时间会显著延长,这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是难以接受的。

在此背景下,DeepSeek团队的DeepSeek-OCR模型应运而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该模型创新性地引入视觉模态,将文本转化为图像进行处理,通过“上下文光学压缩”技术,实现了对长文本的高效压缩与处理。这一独特的方法为AI处理长文本的困境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望推动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DeepSeek-OCR的核心创新在于其独特的光学压缩理念。在传统的大语言模型中,文本通常以文本token的形式输入和处理,而DeepSeek-OCR则将文本转化为图像,以视觉token替代文本token,实现了文本信息的高效压缩。这一过程类似于我们日常使用的图像压缩技术,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模型,将冗长的文本信息“压缩”到图像中,从而减少了数据量。例如,对于一篇包含1000个token的文本,在传统的处理方式下,模型需要直接处理这1000个token;而在DeepSeek-OCR的光学压缩模式下,这些文本被转化为图像,仅需100个视觉token就能表示,压缩比达到了10倍。即使将压缩比进一步提高到20倍,模型的准确率也能维持在约60%,表明了光学压缩在长文本处理中的有效性和潜力。


![[快讯]蔡国强在巴黎再办烟花秀 白色焰火震撼人心](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0/24/003620451.jpg)

![[快讯]苏炳添:希望全运会上能夺金牌,全力备战接力项目](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0/22/2101571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