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欧盟还在与中国进行视频会谈,讨论稀土管制和半导体等敏感话题,看似要解决问题。但不久后,德国、法国、波兰等国家就开始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甚至搬出了《反胁迫工具法案》。

这种前后变化让人感到困惑。中国调整稀土出口政策是出于正当理由,因为西方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实施了诸多限制。中国作为稀土的主要供应国,自然需要保护自身战略利益。然而,欧盟却将此解读为“威胁”,并摆出打贸易战的架势。

稀土是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材料,从手机到导弹都离不开它。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产量占全球七成以上。今年中国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特别是对稀土磁铁相关产品的限制,直接触动了欧盟的痛处。德法波三国在峰会上强烈反对,声称要采取强硬措施。

法国提出“所有选项都摆在桌上”,德国则提到动用所谓的“核选项”。《反胁迫工具法案》允许欧盟对认定有“胁迫行为”的国家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然而,这个法案存在很多问题,定义模糊且从未真正使用过。此外,欧盟内部对此并不统一,许多成员国担心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受损。

![[快讯]小米汽车推出SU7 Ultra车主五大权益 网络升级畅享无忧](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0/29/020225381.jpg)
![[快讯]南航职工回应被妻子举报偷拿物资 公司进行诫勉谈话](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0/24/003804521.jpg)
![[快讯]兰博基尼为什么不去车展了 精准触达高净值客户](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0/24/003841411.jpg)
![[快讯]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国治逝世 享年88岁](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0/21/23200047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