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入列海军。这不仅是一次装备更新,更标志着中国海军的战略跃升。作为全球首艘在常规动力平台上实现电磁弹射的航母,福建舰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搭载歼-35隐身战机、歼-15T重型舰载机和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标志着中国海军首次具备完整的远洋舰载机作战体系。它的服役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也意味着西太平洋的海权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电磁弹射是福建舰最核心的技术突破。它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电磁力,在短短两秒内将数十吨重的战机从静止加速至260公里以上。这一过程高效且能根据飞机重量灵活调节推力。轻型无人机不会被“震伤”,重型预警机也能满油满弹起飞。这种精准与高效提升了舰载机的出动频率——弹射间隔缩短至30秒以内,日均出动架次可突破300,远超滑跃式航母。

除了技术优势,电磁弹射还带来了作战模式的革命。过去,中国航母受限于滑跃起飞,舰载机载油载弹量不足,预警能力依赖直升机,作战半径被压缩在第一岛链内。而福建舰通过电磁弹射,首次实现了固定翼预警机空警-600的起降。这款预警机探测距离达400公里,相当于在海上架起一座“空中指挥塔”,可引导歼-35隐身战机实施超视距打击。歼-35本身具备低可探测性与高机动性,配合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能在敌方雷达发现前完成攻击。整个编队由此形成“发现—决策—打击”闭环,作战效能显著提升。

福建舰的出现打破了美国在超级航母领域长达数十年的垄断。美国福特号虽率先采用电磁弹射,但因采用中压交流电网、与F-35C隐身战机适配不畅,故障频发,至今未能形成完整战斗力。而中国选择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实现电能高效分配,并让歼-35与福建舰同步设计、深度耦合,避免了“车等马”或“马等车”的窘境。更关键的是,福建舰是全球唯一在常规动力航母上实现电磁弹射的平台,跳过了蒸汽弹射阶段,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径。这一成就不仅体现造船工业的系统集成能力,更彰显了中国在核心动力与控制技术上的自主突破。

![[快讯]女子租房6年后退房收拾得崭新如初 房东赞其为生命贵人](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1/07/001242821.jpg)
![[快讯]黄金税改到底改了啥 规则明确促合规交易](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1/05/23234548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