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消息——银行开始大规模出售房产,而且数量惊人,价格也比市场价便宜不少。有人对此表示欢迎,认为终于有机会捡漏了;但也有人心存疑虑,担心背后可能有陷阱。

银行手中的这些房产并非新开发的楼盘或自建房,而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后过户的“抵债房”。这类房产通常是债务人无法偿还贷款时抵押给银行的。例如,兰州农商行最近挂牌的200多套房子,就是开发商欠了4.6亿贷款,法院判决后直接过户给银行的。这类房产产权清晰,没有原房东的纠纷,但位置大多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
银行卖房的价格非常吸引人。比如兰州某小区市场价1.6万/平米的房子,银行直售只要9800元/平米,相当于打六折。沈抚新区育才壹品小区的情况更夸张,银行挂牌价2300元/平米,比周边二手房便宜一半还多。不过,核心地段的好房子价格仍然接近市场价,因为租金稳定,竞拍时能炒到200轮。
银行急于抛售房产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回笼资金。当前楼市低迷,银行手中积压大量无法收回的贷款,利息压力巨大。与其守着无人问津的房子,不如低价出售换取现金。有银行内部人士透露,传统处置流程需要两年起步,现在三个月内能卖掉就算很幸运了。法拍房市场的遇冷也迫使银行进一步降价。
普通人确实有机会捡漏,但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问题。好处包括产权干净、价格优势和流程简单。然而,位置偏僻、隐性成本高和配套缺失也是常见问题。例如,四川农信系统挂牌的2.4万套房子,很多位于三四线城市,转手困难;有些房子还欠物业费甚至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沈阳智峰地产的抵债房虽然便宜,但周边学校、商场等设施不全,生活不便。
银行不会亏本甩卖,但遇到流拍的房源会二次降价。例如,云南安宁某地块第一次流拍后降价30%才成交。从目前情况看,银行抛售潮还会持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库存压力越来越大。对普通人来说,如果能接受远郊或老破小,现在确实是窗口期。但要是想买核心地段、优质学区房,建议再等等,因为银行手里的好货不会长期低价。
银行卖房就像清仓大甩卖,不是所有商品都物美价廉。捡漏需要运气,更需要耐心。与其跟风抢房,不如先摸清自家城市的供需情况。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快讯]陈雨菲全运会第3金 苏浙女团对决精彩上演](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1/15/000410351.jpg)


![[快讯]陕西一高校男厕变女厕小便池成摆设 适应性别比例调整](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1/13/2207321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