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经调查,学校教师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按规定解除了与郭某的聘用协议,并对其团队师生进行了妥善安排。

郭某通过履历造假进入高校,疑似只有高中学历,却成为学校的首席科学家,直到被举报才东窗事发。他自称是1994年陕西省的高考状元并不属实,到澳大利亚留学的授业导师年份也对不上。至于其学术杂志的编委身份和俄罗斯工程院的院士身份,均查无实据。他的履历漏洞百出。
郭某是如何进入江苏科技大学的?高校在引进人才时是否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核实处理?为何会闹成一个巨大的笑话?在纳米相关领域,有能力和水平的专家并不多,随便找一位业内人士核实也不难发现破绽。
即使高校因审核不严给了郭某工作的机会,但他并不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难道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任何师生发现不对劲?高校是否有考核考察机制?这些问题令人难以想象。难道引进郭某只是为了当个花瓶,并不实际承担工作?
郭某造假固然可恶,但高校给骗子舞台,提供经费,还让他带学生,更应该承担责任。通报称,学校深刻认识到在郭某引进过程中存在材料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将严肃问责并举一反三,杜绝此类问题发生。但具体哪些人应承担责任,又如何追责,还需后续向公众通报详情。
相关主管部门也应介入调查,不能仅由高校自查自纠。离谱事件背后可能涉及诸多综合因素,需要权威调查澄清真相,同时堵上制度漏洞。

![[快讯]特斯拉回应起诉无忧传媒 已达成和解撤诉](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1/21/005914571.jpg)


![[快讯]女婴心脏手术离世医院涉多起纠纷 手术时长引争议](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1/20/0011357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