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好的牙医不做,非要辞职写小说,关键还成名了,你说气不气人?
生而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不管你有多么厉害,一定会经历一段低谷的至暗时刻。
就连那个被大众知晓且喜爱的余华老师,也曾经历过怀才不遇的迷茫困苦期。
众所周知,余华在当作家之前是一名牙医,而且还是靠父亲的关系才能拥有的一份工作。
余华上学时成绩并不太好,如今他能成为知名作家,是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1997年余华参加高考最终落榜,高考落榜,等待他的出路只有一条——回家打工。
高考失败回到家中,父亲托关系让余华在镇医院当上了一名牙医,仅学习一天,就正式上岗。
这要放到现在,学校学完,上岗至少得三个月起步才有实践机会,但在当时就是可以。
在那个年代,能拥有这样一份轻松且工资待遇都不错的工作,真的算是一个对生活以及未来都非常稳定且有保障的香饽饽了。
面对这种机会,大多数人都会特别珍惜,然而有内心想法的人,一定会为追寻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放弃。
余华便是其中的一个!
余华说,当时他在镇医院工作5年多,拔下来的牙齿超过1万颗,但这样的日子对于他来说并不快乐。
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觉得:“大家口腔结构都一样,患者口腔里没有风景。”
于是,他萌生了当作家的想法!
放着好好的牙医不做,毅然要去当作家。而且想法一出就立刻心动,辞职回家。
但写作对于余华来说就是一个门外汉,成功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得到了呢?
即便再厉害的作家,也曾经历过无数次退稿的迷茫时刻。
每次完成一部作品,余华就先将作品投给国家级杂志,被退稿后又改为省级报刊,如果还是被未被收录,最后降低要求,给地级市报刊投稿。
在这退稿期间,邮递员一开始还很客气的敲门将退稿信递给余华。
后来退稿次数越来越多,邮递员门也不敲,也不再很客气,而是直接把退稿信扔到他家院子里。
回忆往昔,余华说到那个时候,只要听见院子里有“扑通”的一声声响,就知道又没戏了。
大多数人在经历无数次否定以后,肯定会怀疑自己实力,并会认清现实,打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