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1月7日,科学顶刊《自然(Nature)》官方宣布撤回于今年3月份曾引发全球轰动的论文。该论文由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机械工程和物理学教授兰加·迪亚斯博士(Ranga P. Dias)团队发表,称发现了一种可以在日常温度下工作的超导体。
《纽约时报》报道中称,此次撤稿的导火索是该论文11名作者中的8名作者在今年9月份写了一封联名信给《自然》,对论文所主张的研究数据表示质疑,主动要求将论文撤回。此次撤稿也给《自然》带来了尴尬的问题,即该杂志的编辑们为什么在审查并撤回了迪亚斯早前一篇同题论文后,还是在3月份公开发表了这项研究。
目前,罗彻斯特大学已经删除了其3月份在YouTube上上传的相关视频,在该视频中,其大学官员称赞迪亚斯博士关于室温超导的研究是一项突破。迪亚斯团队的发言人则表示,迪亚斯本人否认了有关研究不端行为的指控,并表示,“迪亚斯教授打算将这篇科学论文重新提交给一家拥有更独立编辑程序的杂志。”
迪亚斯已有三次顶刊撤稿
在3月份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中,迪亚斯团队主张称,他们发现了一种由氢、氮和镥组成的新材料,这种材料在约69华氏度(约15.5摄氏度)和10千帕(每平方英寸14.5万磅)的压力下表现出了超导性能。这种物质在被挤压时呈现出红色,迪亚斯将这种物质命名为redmatter。“有了这种新材料,室温超导和应用技术的曙光已经到来。”迪亚斯博士在论文中写道。
超导体指的是可以在没有任何电阻的情况下导电的物体,然而在日常条件下,尚未有任何已知的材料是超导体。目前的超导体材料大多数都需要超低温,在“高温”(仍远低于零度)条件下工作的超导体则需要极大的压力。一旦人类发现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工作的超导体,则意味着这类超导体可以用于核磁共振扫描仪、新型电子设备和磁悬浮列车等,并大大减少能量的损耗。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开发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具备超导性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