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互联网信贷产品的年轻人
葵葵(化名)自2017年起就开始使用某网络平台的信用支付服务,而到了2024年,这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幸的是,今年3月起,因失业导致的资金链断裂使她面临了信贷紧缩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逾期账单、频繁的催收通知乃至法律信函。为了填补这一财务缺口,葵葵又在另一个平台申请了贷款。陷入互联网信贷产品的年轻人!
在与一些同样频繁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年轻人交流中发现,他们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土著居民”,在不同平台上留下的消费记录和行为数据成为了信贷评估的重要依据。简单的一次授权操作,就将自己的通讯录、收货地址及购物历史等隐私信息开放给了算法,进而被引导进入提前消费的模式,有时甚至招致债务困境。
葵葵坦承,自己在多个平台累积的债务已超过六万元,预估需至明年底方能偿清。“之后我会彻底停用这类互联网信贷产品,这次教训深刻,我几乎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她说。她的信贷经历始于大学二年级,当时因购机需求而初次尝试借贷。此后的几年里,无论是学习还是步入职场,她都依赖这类服务满足日常开销,靠兼职收入勉强维持平衡。
然而,一旦脱离了学校的保护和家庭经济支持,生活的重压便显现无疑,房租、水电、餐饮等开支接踵而至。葵葵表示,正是这种“无奈”促使她延续了信贷消费的习惯。即使工作趋于稳定,出于对财务安全感的需求,她依旧难以摆脱信贷产品的诱惑。陷入互联网信贷产品的年轻人。
面对逾期的现实,葵葵深刻反省了自己的消费模式,用诸如“不理智”、“浪费”等词语来形容过去的自己。旅游、追星、购买非必需品等消费行为让她懊悔不已。尽管她意识到超前消费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在紧急时刻提供过帮助,也是导致现状的源头,但她明白,唯有正视并解决由自己一手造成的问题,才能逐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