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迅猛发展已然让世界瞩目,而在生物制药领域,一场更加低调但同样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英国《经济学人》2月16日刊文指出,中国不仅在AI领域取得突破,在药物研发方面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创新能力。中国生物制药企业正在以更快的研发速度和更具竞争力的成本,迅速崛起于全球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药研发国家。
过去,中国在国际医药产业链中的角色主要集中在仿制药生产、原材料供应以及临床试验承接等方面。然而,近年来,中国制药企业逐渐摆脱了“仿制”标签,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研发出的创新药物不仅在疗效上超过西方竞品,而且具备更高的性价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制药巨头寻求合作。
以默沙东的可瑞达(Keytruda)为例,该药物是全球最畅销的癌症免疫治疗药物之一,自2014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额已超过1300亿美元,仅2024年销售额就高达295亿美元。然而,在2024年,一款名为依沃西(Ivonescimab)的新型抗癌药物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直接挑战了可瑞达的市场地位。在2024年9月举行的世界肺癌大会上发布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依沃西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试验中表现优异,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1.14个月,远超可瑞达组的5.82个月。
这一成果引起了全球医药界的广泛关注,而更让外界震惊的是,依沃西的研发公司——康方生物,竟然是一家中国企业。《经济学人》指出,康方生物的成功不仅代表着中国企业在创新药物研发上的突破,也显示出中国在全球制药行业的竞争力已经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