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四十多年里,杨海军从安徽出发,一路流浪、拾荒、打零工,沿着记忆中的细节寻找回家的路。当年,年仅七八岁的杨海军因独自坐车进城后找不到回家的路,被一男一女以帮其找妈妈的名义带上火车来到安徽。到安徽后,他先后在三个家庭待过,但因“养不熟”经常挨打,最后第三个家庭的养父母让他离开,他得以尝试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杨海军记得小时候吃过腊肉和折耳根,村里曾有邻居从四川老家带来这些食物,闻起来很香。邻居分析他可能是来自四川,于是他朝四川方向寻家。几天前,在志愿者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杨海军在四川眉山仁寿见到了大哥和二哥,遗憾的是亲生父母已离世多年。他曾一度担心兄妹们不会接纳突然出现的自己,但见面那一刻,他发现自己想多了:亲人们都很善良,热情地欢迎他回家。
杨海军这个名字是他的继父取的。在他的记忆中,家里有两个哥哥,当年亲生父母离婚,他随母亲生活,母亲改嫁后又生育了一个孩子,继父给他改了名字。1978年前后,他可能只有七八岁,有一天自己出去玩,看到一辆汽车就上去了,天快黑的时候在终点站下车,发现自己进城了。随后他四处游荡,天黑后因为找不到家就在路边哭,最后来了一男一女,说带他找妈妈,于是他就跟对方离开了。
最终,杨海军被带到安徽蚌埠市,先是被带到当地一村民家,几天后被送到另一户人家,但不久又被送回第一个家庭,之后再辗转送到第三个家庭。他知道这里不是自己的家,每到一个家庭后都会试图逃跑,每次被抓回来后都要挨打。他在这些家庭待的时间前后不到两年,第三个家庭的养父母给了他两元钱让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