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的重点工作。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针对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及拖欠账款等问题进行了部署。
国家发改委在2月18日表示,将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障碍,精准施策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推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工信部也表示将从生态赋能、创新赋能、数字赋能、人才赋能和服务赋能五个方面引导中小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提升至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也扩大至92%以上。接下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坚决破除市场准入和要素获取的障碍,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提到,将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非禁即入”要求,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建设项目。
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在座谈会上表现突出,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这既肯定了过去民企的技术突破,又凸显了政策层面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浙商证券研报指出,未来各地决策层有望继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依托企业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民企将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蔡宁建议,要通过产业创新基金的引领,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重大攻关技术的工程化试验和市场化应用,并运用政府采购政策、税费优惠等措施,切实降低民营企业重大技术攻关成果应用的市场规模门槛。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压力,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郑备表示,将对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精准施策,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回款慢、账款拖欠是许多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去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明确,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优化投诉管理运行机制。郑备强调,将推动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落实责任,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加快清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