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积极发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各地因地制宜,挖掘地域特色与居民需求,拓展丰富多样的业态类型,便利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
在不少地区,便民生活圈建设与城市更新深度结合。例如,辽宁大连沙河口区兴新兴社社区新建了新能源车充电站,显著提升了民生便利度。一位居民表示,附近安装充电桩对电车车主来说非常方便,否则他们得开车20多分钟到较远的充电站去。
在河南鹤壁淇滨区书苑社区,改衣店内缝纫机轻快的工作声不断,家门口的小摊点给居民带来了更多便利。另一位居民提到,这些小店提供了修锁、修衣服和修自行车等服务,非常方便。
河北石家庄桥西区振头街道玉成社区党委书记王丽霞介绍,当地围绕“一老一小”服务,发展老年康复护理、暑期托管等品质提升服务业态。社区养老、社区养育、社区食堂、社区医疗以及社区学院这五大模块的服务,都是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建议进行调整的。
截至2024年,全国已建设432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近1.07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认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有助于畅通辖区经济微循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新的商业业态和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市基础商业产业结构优化,合理配置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紧凑发展。